陳俊欽

談拔毛症

  拔毛症是一種頗為奇怪的疾病。患者會拔下自己的毛髮,例如頭髮等,不為什麼,就是要拔。

 

  在拔毛之前,患者會感覺到一種焦慮的情緒,越來越接近行動的時候,患者的焦慮度會迅速上升,等到真的把毛拔下來了,患者會感覺到一種如釋重負的感受。

 

  問他為什麼要拔自己的毛?大部分的患者都說不出個所以然,就是想拔而已,不拔不舒服,會有焦慮的感覺。患者為了對抗焦慮,往往會反覆拔自己的毛,可想而知,好端端的毛髮被拔下來了,一個頭可能禿了一大塊,新的毛、斷的毛、紅腫的頭皮,非常難看。

 

  拔毛症患者往往會掩飾自己的行為,因為他們也知道這行為不太好,只是沒有辦法克制,所以,別的人可能會誤以為患者禿頭、或是長癬,但仔細檢查,還是會注意到一些端倪:拔毛症的毛髮是被硬拔下來的,跟那種長不出髮的情形不一樣。往往新舊毛髮交織在一起,有的長,有的短,而且分布區域也不一定,但是多半圍繞在手腳方便拔的地方。拔的毛不只限於頭髮,眉毛、體毛、睫毛、甚至陰毛都有人拔。

 

  患者以女性居多,發病年齡多半在兒童到青少年之間。至於為什麼會罹患此病?有些研究顯示:拔毛是一種抒發情緒的表現。患者因為內在的焦慮無法排解,透過這種拔除的動作,讓自己緩和下來。有些患者表示:自己剛開始拔毛只是為了振奮精神,到後來就越來越難以克制。

 

  拔毛症的病程可長可短,有些人只維持數個月就緩解了,有的人則會拖上很多年,一遇到焦慮,又再度開始拔。通常,年紀較大才發病,比較不容易治癒。

 

  治療上,跟其他的衝動控制疾患一樣,都是以特異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為主,必要時可以輔助以抗癲癇藥物與鋰鹽,倘若治療無效,也可合併抗精神病藥物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