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關於理解與接納
2019-07-19
/
以前總以為一句「我懂」,是最最重要的,以為要懂了才能真的接受,真的包容,甚至自己也極度渴望宛若通靈般地被他人完全了解。但我們真的能百分之百地理解他人嗎?誰又能全然理解自己呢?
很多時候,我們說的理解,其實是認同,是允許,是「我也是」。即使嘴巴上說願意接納,但其實內心深處只想接納和自己一樣的、自己也同意的那些。
在一次次的挫敗後,不得不老實承認,自己嘴巴上說著要接納,卻總是不自覺地將理解置於接納之前,像是個條件。
我懂,我才願意接納,是我心中一條看不見也不願承認的規定。
然而當我們越是費盡心思說著我不懂,問著為什麼,關於自己他人與世界,卻發現反而離想要理解的真實越來越遠。
如果可以,我想帶著「渴望理解」的心,放下對是非好壞同異的評判,只是單純地好奇。
理智有知的需要,我們總是尋求合理的解釋幫助我們面對這個充滿變化與挑戰世界。若真能理解當然很好,但不能理解也沒關係。
把接納的練習留給接納,無需理解作為條件。練習任其存在地接納,對自己,對他人,對能理解的,對無法理解的。
相信心有無限開闊的可能。
理解不是合理化任何,接納也不等於縱容。那些理解與不理解的,會出現,會消失,會持續,會改變。不用硬是要喜歡,也不用刻意去討厭。
或許接納才是真正理解的條件。
”We don’t need to find something in common to love each other.”
”I don’t get it, but it’s ok. You’re fine.”
給自己,給你,一起練習。
其他文章:

Previous
Mute

Newer